欢迎访问走四方旅行> 400-025-1618
客服热线: -

走四方旅行> 400-025-1618

走进太行山(二)——悬崖绝壁,我们用脚丈量 [复制链接]

★如诗★ 1121 35 倒序浏览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楼主


   闻鸡啼,慢踱步,深呼吸,浅微笑,我在宁静的小山村张开双臂迎接曙光。群山似睡意未醒的仙女,脉脉含情,凝眸不语。柔软的阳光给清晨的树木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,照射在壁立千仞的陡壁上,与淡蓝的天空形成了一幅极其和谐唯美的画面。

早餐后,山西的小王师傅过来接我们,这天我们要从河南辉县的南坪前往山西陵川县的王莽岭。窄窄的山路盘旋而上,只能容一辆小车通行,遇上对面来车,小王师傅只得倒车到稍宽一点的会车处避让。七拐八弯后,前方出现了一条挂壁公路,那就是昆山挂壁公路。挂壁公路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公路隧道了,设计大胆,构思独具匠心,开凿方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,太行山人先在峭壁上一字排列地凿开窑洞大小的窗口,然后纵深挖掘4、5米后向两侧贯穿形成公路,掏出的石块随洞口抛入山谷,这样既省却了开山洞运输石块的高强度劳作,又为隧道提供了充足的光线作为照明使用,它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。

我国共有七条挂壁公路,皆位于太行山及晋东南。位于王莽岭景区的昆山挂壁公路是最为年轻的。1992年,山西省实施“村村通”工程,为解决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民的出行难,决定在王莽岭北面给昆山村民开条南行出路。7个包工队同时作业,在山顶固上缆绳,将工人吊到山腰开洞,分段施工,快速打通了昆山挂壁公路。它是连接河南辉县郭亮村与山西陵川县王莽岭风景区的一条捷径,是一条镶嵌在悬崖上的隧道。

遥望王莽岭,能清楚的看到崖顶上的亭子,昆山挂壁公路就穿行在这绵延不断的悬崖绝壁上面,远看如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,在蓝天白云下巍峨壮丽。阳光照射,散发出七彩的光晕。那一排洞口,就像一列火车的窗户,当地人称那是崖眼眼。过去到了郭亮,前往王莽岭,只有徒步攀山越岭,如果没有这条挂壁公路,我们如何能爬过这万仞千山去欣赏那奇峰异岭?现在天堑变通途,要感谢那些了不起的太行人!

虽然都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的挂壁公路,但昆山隧道明显地不同于我们前一天走过的郭亮洞。首先,昆山隧道狭窄、低矮,不像郭亮洞那么宽敞,大车开不进,仅仅能通小型机动车。其次,昆山隧道的岩石是灰蓝色的,而郭亮洞的岩石是赭红色的。开车进入昆山隧道,峰回路转,弯多路险,洞壁浅而粗糙,洞顶垂石嶙峋,侧窗龇牙咧嘴,就像是钻进了一个怪兽的肚子,感觉好奇而神秘。

 

出隧道,外面是一片光亮的世界,宁静而祥和。小王师傅先带我们到他家放下行李,然后把我们送到了王莽岭。王莽岭是山西陵川与河南辉县的界山,相传西汉的王莽追赶刘秀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。又因其险峰幻叠,云海浩瀚,瞬息万变被称之为“云山幻影”。王莽岭地处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带之最险要处,由高低错落的五十多个山峰组成,是太行风光的代表,有“不到王莽岭,岂识太行山”之说。这里群山巍峨,气象万千,朝辉夕阴,万物成精。八百里太行,此处才是她真正灵魂所在。

王莽岭一直有“太行天上脊”之美誉,所以山顶才是山岭最美的地方。我们去的早,是山上的第一拨游客。山顶曲径通幽,但见林海苍茫,只听松涛弥耳,此为王莽岭一景“幽径听涛”。远离都市的喧嚣,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是十分难得和惬意的。庄子曾经把各种声音分成三类:人的声音和人类创造的音乐为人籁;风吹草木所产生的声音为地籁;自然界自鸣的音响为天籁。在三类声响中,天籁无疑是最优美的:如溪流山涧、鸟鸣丛林、瀑落深潭以及风声、雨声、松涛声,其音质、韵味、节奏、旋律都妙不可言。幽径听涛是大自然给予王莽岭和游客的恩赐。

驻足山顶,只见蓝天白云间,千沟万壑,树木郁翠,峰峦叠嶂,雄浑壮观,九层太行,尽收眼底。那些千姿百态的奇峰石林拔地而起,尤如一根根石柱顶天立地,又像一座座石塔昂然耸立。细细察看,有的岩石表层分布着纵横交错、深浅不一的凹槽,就像是用刀在岩石上砍出的条纹,故名刀砍纹,很是奇特。俯瞰远眺,山山是美景,处处皆入画。

王莽岭在汉代以前叫做龟驼山,因神龟峰和仙驼峰两座山峰而得名。在仙驼峰右侧还有一座愚公峰,这里是太行山脉南端,与阳城县的王屋山接壤,远古神话“愚公移山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。民间传说进一步引申了神话的内容,他们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,于是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来帮助愚公把山搬到海边。这两个神仙不是别人,就是神龟和仙驼,他们力大无比,耐得艰辛,帮助愚公移山后,见这里风光美丽,又和愚公结下了深厚感情,就化作两座山峰永远留在了这里。民间传说虽然与史实不尽相同,但表达了他们天人合一,仙凡合谐,热爱美好大自然的心愿。看着对面栩栩如生的龟驼峰,想起小时候就鼓励我们的神话故事,亲临其境,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。

沿着步道前行,看一路险峰幻迭,苍柏翠绿,总以为太行山如同北方汉子一样粗犷霸气、阳刚伟岸,当我走近它才发现它尽管峡谷幽深,壁立千仞,却也不乏温柔的一面,那朵朵松花绽放着女子似水的柔情。路边,有一种特殊构造的岩石,一层一层的页状石峰,酷似书本,俗称“千层岩”。岩石因其成分的不同导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差异,抗风化能力强的部分突出,抗风化能力弱的则凹入,顺着岩石和层理方向形成手风琴似层状有规律凹突的外表,在雄奇秀丽的山峰中,形如打开的书,故命名为“石库天书”。这堆岩石如同翻动的书页,动感十足。相传这就是玉帝派三猩大仙送来的天授兵书,王莽还未来得及看,它就化作了石书。自然奇观与历史传说结合在一起,让我有一种行在自然中,走进历史里的感觉。

再往前,一条小路盘旋而上,共有18段1300层台阶,故名十八盘,在古代是通往河南的重要通道,现在是王莽岭著名的观光线路。登高回望,“仙翁撑伞”活灵活现,远处二峰之间的深涧便是刘秀跳。传说王莽追杀刘秀至此,刘秀孤身只影,穷途末路,情急之下纵身跳过此峡,而王莽之众却无人能过。刘秀这一跳,绝处逢生,成就了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。我不仅感叹: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,勇敢跨出便可获得成功。传说中的故事也包含着做人的哲理。

近看山形勾勒分明,远眺树林画中写意。王莽岭是奇特的:奇峰石林,千姿百态;王莽岭是险峻的:山势峥嵘,绝壁如削;王莽岭是清秀的:满目葱翠,青莲秀出。没有人不被王莽岭的大气磅礴和美妙绝伦所折服。站高山之巅,我的呼吸在大山中流淌,心胸宽广如天地,只觉江山如画,岁月静好。

因为柠檬和小王在山顶步道起点等候,再加上还要去走锡崖沟挂壁公路,所以我们没有继续前行,返回游客中心,开始徒步锡崖公路。山路两侧松柏苍翠,奇怪的是一大片树林的树枝都是折断的,后来才知道是前不久下了一场冻雨压断了树枝。徒步在山间,鼻息之间是淡淡明朗的阳光气息和清爽明净的草木气息。领队带了个小音箱,与手机用蓝牙连接上后,高亢、清越的歌声就飘荡在寂静的山林间。随着节奏,我们唱着、跳着、走着,一路欢歌,一路笑语,享受着清新的空气、温暖的阳光、美妙的音乐、快乐的心情,感觉徒步也成了一件惬意而优雅的事情。

路边,毛绒绒的蒲公英点头微笑,我们几个女生摘下一朵,鼓着腮帮子使劲地吹呀吹,可蒲公英纹丝不动。结果领队拿过去轻轻一吹,就花絮满天飞,让我们女生备受打击。女生们不甘心地再来一次,这一次不知是掌握了技巧还是配合默契,呼出一口气,蒲公英的小伞带着我们的希望飘然而去,待到种子落地发芽,我们的希望也会绽放在这绿色的山野间。似乎女生天生就爱花,我们几个女生在金灿灿的野花跟前挪不动脚步,手忙脚乱地摘下朵朵黄花插在头上、发辫上、帽子上、衣襟上,名符其实地成了花姑娘。阵阵笑声飞扬,仿佛又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。

绕着山梁盘旋而下,不知拐了多少弯,走了多少路,眼前又出现了一条挂壁公路,那就是八百里巍巍太行中工程量最大,历时时间最长,也最为壮观的锡崖沟挂壁公路。王莽岭下有个叫锡崖沟的村庄,200多户人家,800多口人。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。这里,四山阻隔,上山、下山全是悬崖绝壁,千百年来,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始人一样的生活。从1962年到1991年,不甘困苦的锡崖沟人,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,凭借滴水穿石的愚公移山精神,三十年日晒雨淋,风餐露宿,几代人前赴后继,流血流汗,从狼道到羊窑,从羊窑到挂壁公路,硬是在头上壁立千仞、脚下深渊万丈的悬崖峭壁上,用钢钎、铁锤等落后工具凿出了一条高差达600米、明明暗暗7.5公里长的挂壁公路,造就了闻名华夏的“锡崖沟精神”。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日报以“当代新愚公”为题进行了报道,是继“红旗渠”之后太行山上最大的民间土法上马工程。那震撼着世人的之字形挂壁公路,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曲人与自然抗争的英雄壮歌,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人间奇观,“锡崖沟挂壁公路”也因此成为唯一被编入《中国公路谱》的乡村级公路,并入选“新中国60大地标”之一。

时值正午,我们在洞口吃过简单的路餐,就一头扎进了挂壁公路。洞内光线暗淡,眼睛一时不能适应,只觉一片茫然。扶着洞壁,小心翼翼地从侧窗探出头,仰视,头上是犬牙交错的危石险崖;俯瞰,脚下是垂直陡峭的绝壁,真正是令人胆颤心惊。洞内阴凉,隐约听见“滴答”的水声滴落,洞壁上山涧水顺流而下,领队忍不住去尝了一口。转过一道弯,见两崖之间卡着一块岩石,像一个巨大的石蛋,我们在悬崖边做着踢蛋、抱石的各种特技动作,感觉就像是在拍惊险的动作影片。大家都是兴致高涨,又是在洞内跳跃,又是在洞壁攀岩,快乐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。

我们在山腹中穿行,整条挂壁公路上就只有我们六个人徒步,偶尔有旅游车经过,车内的游客看着我们都露出羡慕、佩服的目光。就这样一路欢笑,一路拍摄,走到了山脚。山外,回望,只见瀑布状的碎石流从窗口处泻下,却看不到盘旋在山腹中的挂壁公路,只看到绝壁上那上下3排窗户勾勒出隧洞的走向,蜿蜒像系在山上的腰带。这是因为锡崖沟挂壁公路是在整座山腹里盘旋,也就是入口在山顶,出口在山底,要在此山洞隧道里旋盘三圈,才能旋到山下,然后再转入另外的山里。站在数百米高的太行绝壁底下仰望那之字型的挂壁公路,带给我的除了视觉上的巨大冲击就是心灵上的感动,在这样的悬崖绝壁上开凿隧道,即便是现在也是难以想象的,当年锡崖沟人做出筑路决定该是怎样的一种胆略与气魄,矢志不渝的30年成败得失又是怎样一种坚韧与执着!这一刻,我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是贫乏的,所有的照片都是肤浅的,只有这山和路在默默地诉说着永恒!

看着那壁立千仞的绝壁,我甚至有些不敢置信:我们就是从那么高的悬崖绝壁上一步步用脚丈量下来的吗?我的心中充盈着震撼、兴奋、满足与自豪。这一天,我们徒步最壮观的锡崖沟挂壁公路,这是一条需怀着敬意徒步的公路,因为它是一尊表现人类力量、坚韧和意志的雕塑,我们在这条路上收获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感动。这一天,挂壁公路上全程只有我们六人徒步,我们是勇敢的行者。这一天,我们徒步25公路,没有一个人掉队,在这里也要谢谢领队帮我们背负了食物和水。有些路很远,走起来会很累,可是不走,会后悔。我相信,用脚丈量悬崖绝壁的旅程将会在我们的人生中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!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沙发
清晨柔软的阳光给太行山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板凳
宁静小村庄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地板
太行如画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5楼
昆山隧道,太行山中最年轻的挂壁公路,远看如大气磅礴的国画山水长卷,在蓝天白云下巍峨壮丽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6楼
那一排洞口,就像一列火车的窗户,当地人称那是崖眼眼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7楼
七彩阳光映太行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8楼
低矮狭窄的昆山挂壁公路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9楼
不到王莽岭,岂识太行山

★如诗★
话题: 27
回复: 911
10楼
幽径听涛

评论请先登录注册
精彩话题推荐
绑定手机
×
图片验证码